利用原位紫外和环境扫描电镜监测Ag物种在含水气氛中的结构演变过程
发布时间:2023-05-08 浏览量:
近日,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组(502)傅强研究员团队利用能源研究技术平台(DNL20)的原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环境扫描电镜(ESEM)等仪器,研究了氧化铝表面负载的Ag物种在含水气氛中的结构演变及相应的催化活性变化。发现常温下H2O的引入会诱发Ag的自发团聚,而高温下H2O的引入反而加速Ag的分散,阐释了水与载体相互作用促进其上金属迁移的相关机制。
图1.在UV-Vis的两种模式下监测Ag峰强度的变化(反映Ag结构的变化)
图2.在500Pa的O2和H2O/O2中,利用ESEM准原位观测Ag纳米线的变化
本工作中利用能源研究技术平台(DNL20)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仪(Lambda-950)的两种检测模式,原位监测Ag/Al2O3在3% H2O/O2气氛中的结构变化。280nm和410nm处吸收峰强度的变化反应了银团簇和银颗粒含量的变化,证明了不同温度下Ag物种在各种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变。利用环境扫描电镜(FEI Quanta 650)实现了200Pa下的原位观察和500Pa下的准原位观察,直观地看到了Ag纳米线在含水气氛中以更为显著的速度分散消失。
传统的Ag分散研究聚焦于锚定位点的分辨与控制,但很少有研究者讨论羟基对于Ag分散动力学方面的影响。该工作通过改变温度控制氧化铝载体表面的羟基类型,实现了室温下H2O助Ag的迁移团聚以及高温下H2O助Ag的迁移分散,证明了孤立羟基和耦联羟基在Ag迁移与锚定过程中的作用,对Ag的结构演变过程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关工作以“Water promoted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Ag nanocatalysts supported on alumina”为题发表在Nano research上。文章链接:https://www.sciopen.com/article/10.1007/s12274-023-5735-6。(文/图 刘聪辉)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5号楼
邮编:116023
联系人:赵旭
电话:0411-84379707
邮箱:zhaoxu@dicp.ac.cn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红旗西路恩泽街39号
邮编:116082
联系人:贾正浩
电话:17609862658
邮箱:jiazh@dicp.ac.cn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旅顺中路568号T1号楼
邮编:116051
联系人:于文广
电话:13804242646
邮箱:wgyu@dicp.ac.cn
联系人:杨婷
电话:13354282828
邮箱:yuqian@dicp.ac.cn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
在线客服
测试服务
13354282828
服务时间
7*24h
展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