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案例    >    正文

    我室利用原位环境透射电镜揭示钙钛矿材料表面氧化偏析

    发布时间:2022-06-28     浏览量:

    近日,我所电镜技术研究组(DNL2002)刘伟研究员与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朱雪峰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含钡钙钛矿材料的高温氧活化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借助环境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原位表征技术,揭示了高温氧化过程中含钡钙钛矿材料表面析出钡的氧化物种。同时发现BaO/BaO2纳米粒子对氧活化具有超高的活性。这一发现对揭示含Ba钙钛矿表面高温氧活化和输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工作中主要利用我所能源研究技术平台(DNL20)环境透射电子显微镜FEI Titan Cubed Themis G3 300,利用FIB微纳加工技术,从实际应用钙钛矿薄膜中提取微米级薄片并负载到MEMS芯片加热观察区,整个流程高度精密和敏感(图一),突破了从微观原位条件下跟踪了高温O2气氛中含钡钙钛矿材料表面钡的氧化物的析出过程(图二),并结合球差电镜的原子分辨HRTEM,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点扫、线扫、面扫)以及元素分布等(EDS mapping)等对氧化过程中析出物的价态和元素分布等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氧化过程的分析阐明钡的氧化物在不同温度状态下的动态变化。同时研究团队发现Ba的掺入能够显著加快氧表面交换反应速率,通过DFT计算发现析出的BaOx纳米粒子能够显著降低氧化还原过程中氧分子吸附解离的能垒。该项研究阐明了含钡钙钛矿材料活性提升的原因。

    相关研究成果以“Oxygen Activation on Ba-containing Perovskite Materials”为题,于近日发表Science Advances上。该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是我所504组博士后祝悦、我室联合培养博士生刘冬冬、504组博士研究生井慧娟。上述工作得到中科院B类先导专项“能源化学转化的本质与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n4072

    • 星海园区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5号楼 

      邮编:116023

      联系人:赵旭

      电话:0411-84379707 

      邮箱:zhaoxu@dicp.ac.cn

    • 西山湖园区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红旗西路恩泽街39号 

      邮编:116082

      联系人:贾正浩

      电话:17609862658 

      邮箱:jiazh@dicp.ac.cn

    • 能源学院园区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旅顺中路568号T1号楼 

      邮编:116051

      联系人:于文广

      电话:13804242646 

      邮箱:wgyu@dicp.ac.cn

    • 测试服务

      联系人:杨婷

      电话:13354282828

      邮箱:yuqian@dicp.ac.cn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

    测试服务

    客服热线

    测试服务

    13354282828

    服务时间

    7*24h

    科学导航
    CataAI
    鹿产业
    数据库
    投诉建议
    公众号
    收起导航

    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测试服务

    13354282828

    服务时间

    7*24h

    展开更多

    >